走进茶叶世界:探索清华茶文化与品味人生

大家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茶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关于清华茶叶的相关话题,带领大家走进茶叶的世界,了解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一、十口茶》的原唱

走进茶叶世界:探索清华茶文化与品味人生

《十口茶》是一首源自云南的山歌,由陈勇和钟梓月共同演唱。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展现了茶文化的韵味,让人陶醉其中。

二、梁实秋喝茶原文

1. 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长。梁实秋曾描述过自己喝茶的经历,他提到茶叶品种繁多,各有其独特的风味。他与一位来自徽州的朋友聊天时,朋友对梁实秋用一撮茶叶沏茶表示惊讶,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茶叶是烘干打包后沿江运到沪杭求售的,剩下的茶梗才是家人饮用之物。梁实秋平时喝茶,喜欢香片或龙井,经常到大栅栏的东鸿记或西鸿记购买茶叶。在茶店里,他常看到徒弟搬来凳子让他坐下,看伙计秤茶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伙计可媲美。茉莉花窨过的茶叶在卖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茶店里经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梁实秋的父亲有一位名叫玉贵的旗人朋友,精于饮馔,他常常用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茶,既有香片的浓馥,又有龙井的苦清。梁实秋家也效仿此法,无不称善。茶以人为名,梁实秋将此茶称为“玉贵”,成为私家秘传,外人无有得知。

2. 初来台湾,粗茶淡饭。梁实秋初来台湾时,生活简朴,想倾囊而饮茶,享受一下豪华的滋味。一日,他路过某茶店,想买上好的龙井,店主将他上下打量,取八元一斤的茶叶以应。梁实秋表示不满,店主便拿十二元一斤的茶叶奉上,梁实秋仍不满意,店主勃然色变,厉声说道:“卖东西看货色,不能专以价钱定上下。提高价格,自欺欺人耳!先生奈何不察?”梁实秋喜欢店主这种直率,从此以后,他饮茶只论品位,不问价钱。

3. 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功夫茶。《潮嘉风月记》说功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梁实秋没嚼过梅花,但他在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犹如玩具。更有娈婉卯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功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了之后还携带几匣回家。不知是否故弄玄虚,谓炉火于茶具相距七步为度,沸水和温度方合标准。与小盅而饮之,若饮罢迳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梦嗅两下。这茶最具解酒之功,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越喝越渴,欲罢不能。喝功夫茶,要有工夫,细呷细品,要有设备,要人服侍,如今乱糟糟的社会里谁有那么多的功夫?红泥小火炉哪里去找?伺候茶汤的人更无论矣。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亨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四川的沱茶亦不恶,惟一般茶馆应市者非上品。台湾的乌龙,名震中外,大量生产,佳者不易得。处处标榜冻顶,事实上那里有那么多冻顶?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提起喝茶的艺术,现在好像谈不到了,不提也罢。

通过梁实秋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文化传承。希望大家在品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茶的美好,享受茶带来的愉悦。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渌筠阁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