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萎凋过度的后果,萎凋对白茶品质的影响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萎凋对白茶品质的影响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萎凋对白茶品质的影响的知识,包括红茶萎凋过度的后果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一、白茶萎凋时为什么不能翻动
1、因为白茶萎凋是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
2、将茶芽均匀地摊晾在水筛上,置于阳光下进行自然萎凋,这种方式受天气影响很大。萎凋时间较短,且萎凋速度较快。但是日光萎凋叶绿素破坏较多,成茶叶底较红亮。
3、在春茶季节,因连续的阴雨天气,无法进行日光萎凋,但可以采用加温萎凋。即采用管道热风萎凋或者萎凋槽加温萎凋。这种萎凋工艺的成本较低,且制作周期短。相较其他两种,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只要控制好萎凋槽的出风和温度,在规定时间内便可做出白茶。但是加温萎凋的白茶氨基酸含量、黄酮类含量、咖啡碱含量等都有明显的下降。
4、是将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相结合的萎凋方式,多选择早上和傍晚阳光微弱时将鲜叶置于阳光下轻晒,能促进内含物转化的加工,此方法对加速水分蒸发和提高茶汤醇度有一定的作用。
二、白茶初加工常见问题及改进方
1、白茶加工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和烘焙(干燥)两道工序。目前白茶加工的基本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全萎凋,即全程自然萎凋至干燥,又称为“全阴干”;二是半萎凋,由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组成,又称为“半阴干”。
2、萎凋作为白茶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其参数控制也非常严格。白茶一般萎凋时间较长,如果是室内萎凋,则需花费48-60h,但不宜超过72h;若是热风萎凋,则需花费20-36h。
三、茶叶萎凋温度多少度
24℃~25℃为佳,茶叶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四、白茶高温烘干和低温烘干区别
1、从干燥温度看,我们又可以分为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以多高的温度界定低温、高温,目前没有看到权威定义。
2、由于茶叶中活性酶的种类丰富多样,各类活性酶的特性不同,这对高低温的界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就目前的资料分析我们知道多酚氧化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70多度的环境下依然保留了活性,所以绿茶杀青的温度设定在了90度以上。而更多的活性酶,如水解酶、裂解酶、磷酸化酶、异构酶和同工异构酶等,大多具有蛋白质酶的共性,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呈曲线变化,当温度高到一定数值,活性会发生不可逆的衰减至失活,一般认为高至60℃时,酶开始变性,所以我们以60度这个节点来区分白茶干燥的低温与高温。
3、总结来说,我们这里的高温低温是以是否使活性酶变性为参考。而一般实践中的低温白茶,干燥温度大多低于60度。
4、由此可见日晒白茶可划归为低温白茶一类,当然也有很多茶友担心,日晒白茶干度是否能达到长期存放的标准,根据实践,如果操作得当,包装密封性足够,存储环境干燥的话,日晒白茶的存放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5、白茶传统炭焙温度一般控制在三四十度,与岩茶的焙火完全不同,在过去炭焙作为规避不良天气的白茶补充干燥方式,温度参考的是日晒。在茶友追捧下,如今是为了炭焙而炭焙,为了突出炭焙风味,以火味掩盖白茶的清味也不是没有,所以不能一概将炭焙白茶归为低温干燥白茶,具体还要看操作。
6、至于电焙,则是百花齐放了,温度设定的范围极大,有个朋友家的茶,焙茶过程是:37度连续烘12个小时,之后放半个月,再46度烘2个小时,以达到合适的含水量。也有茶企用90度、120度甚至160度干燥白茶,出发点有效率,也有以成品品质为考量(高温提香)。
7、白茶干燥,看似简单,里面的学问实际不比萎凋简单。
五、白茶酸性还是碱性
1、白茶碱性,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2、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六、白茶属于什么茶热性凉性
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白色,故名白茶。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一种发酵茶,但发酵的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属于寒性茶叶!
七、白茶晾干好还是焙干好
1、烘干的白茶整体呈现黄绿色,色泽不及风干的灰绿,且毫色易变成黄色,但是由于经过热作用,成茶的氨基酸和糖含量相对增高,滋味会更加的鲜甜,相比自然晾干的白茶更为醇厚,晃动茶汤,像是布丁的稠滑感显现。
2、白茶“传统名茶”指的就是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
OK,关于萎凋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和红茶萎凋过度的后果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渌筠阁茶网